技术中心

  • 网址域名:www.dg-ximu.com
  • 电子邮件:dg-ximu@dg-ximu.com
  • 联系电话:0769-83373812
  • 联系地址:东莞市横沥镇振兴西路144号
  •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势分析探究
    来源:本站 点击数:3788次 更新时间:2012/10/30

   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势分析探究

    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   郑卓夫总经理

    过去五年我国养猪业结构的变化

    2008年,我撰文发表“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黄金十年”,到现在已过去了近五年,养猪业到底有哪些主要变化了呢?

    1)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规模猪场大幅增加:在2008年,全国存栏500头以上能繁母猪的猪场1500个左右,总母猪数150万,到2012年,500头以上母猪的农场已增加到2500个,存栏母猪数约300万。这些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全国总出栏的比例从4-5%提高到目前的8-10%

    2)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集团化养猪公司大幅增加:以前只有温氏养猪公司是真正的集团化公司,目前这样的公司已很多了,例如中粮集团,正大集团,河南牧原,河南雏鹰,江西正邦,山东金锣,湖南新五丰等,除了温氏集团,这些公司目前的年出栏虽然都只有百万左右,有些还不到百万,但他们的未来目标都非常有雄心壮志,年出栏目标都定在500万,甚至千万以上。未来目标定在年出栏百万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,各养猪大省都有这样在当地运作的公司。

    3)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各路资金都在进入养猪业:现在投资养猪业很是热门,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,都想进入养猪业,甚至连联想集团这样的IT巨头都对投资养猪有兴趣。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的养猪企业会越来越多。大家都看好大农业的投资-养猪业尤甚。

    4)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国家出钱补贴支持规模养猪:现在政府已越来越认清,中国养猪的出路在规模养猪,食品安全才有保障。我2007年从美国考察养猪业2个月回来,撰文“借鉴美国养猪发展经验,发展我国规模养猪”,那是仍有一些行业人士不认可在中国发展规模养猪的大趋势,认为中国酒必须主要依赖传统的家庭养猪。看来看清形势,与时俱进很重要。

    5)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农户大幅减少:80后的年轻人,他们可不愿意像他们的父母辈那样呆在农村搞小农经济,更不愿意养几头母猪或十几头肉猪来养家糊口,他们向往城镇的工作和生活。即使是50-60后的农民,他们也愿意在城里打工,收入比较有保障;他们也不愿意养猪去搞小规模养猪,疾病太复杂,饲料成本很高,而他们的技术和资金水平也不匹配,所以对小农户而言,他们的养猪风险太大了。正是由于小农户养猪的快速退出,才给我们规模养猪带来巨大机会。

    未来五年我们养猪产业发展值得关注的方向

    1)集团化:现在已形成集团雏形的公司,他们正在大规模找地建现代化猪场,他们会打通产业链,从田头到餐桌,形成区域或全国优势品牌。全国可能会产生5-10个这样的集团。但他们的出栏数占全国总出栏数不会超过10%,不像美国,前5大肉禽公司可以占全国猪肉的75%

    2)规模化:现在国家把年出栏50头肉猪以上的农户都统计在规模养殖,目前中国年出栏的肉猪中超过半数的出栏猪来源于这些所谓的“规模养殖”,按国家2011-2015年的规划,到2015年,年出栏500头(不是现在的50头)以上的农场要贡献50%的全国年出栏。所以,未来5年的规模化程度需要大幅提高。目前养猪的结构尤如金字塔型,处在顶端的大农场比较少,而处在底部的小农户养猪量很大。将来可能会变成纺锤型,就是两端小,中间大。按照欧洲的经验,大部分猪场也就是100-300头母猪的规模,主要是土地少,劳动力和环保问题比较容易解决。中国真正养猪业的最大发展潜力也应在这个规模。我国人多地少,人口密度又大,不可能给大规模的养殖(例如母猪3000头以上)农场提供足够的土地和环保条件。我国养猪不能照搬美国,那里是地多人少,大规模养殖比较可行,即使这样,美国仍保留不少500头以下母猪规模的猪场。目前有些集团公司到东北和内蒙去剪规模猪场,主要是那里土地辽阔,容易找到地,而且环保压力会小一点,另外是饲料原料便宜。但面对的挑战是保温问题如何有效解决。在美国是南繁中养,例如,美国最大的养猪公司斯密斯菲尔德公司,拥有120万头母猪,它的母猪主要养在南方,断奶后长途运输2000多公里到美国中部的玉米带(也是冬季非常寒冷)去育肥。我们中国可以这样运作吗?要看我们集团公司和实践检验了。

    3)新猪舍建筑和国际接轨:随着和欧美交流的增加,我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建猪舍的重要性。自动喂料系统已在新猪场得到认可,甚至老猪场也在投资改建。猪舍环境控制,包括温度,风量调控等,已提上议事日程。正大集团的在建,新建猪舍都将按新标准建筑。中粮集团的猪舍建筑请美国专家坐顾问设计。为了到达环保要求,确保当地政府不会触发猪场,也为了当地老百姓不会再猪场门口抗议,猪粪处理设备的投资已是断然不可少的了。

    4)疾病控制:我们目前的猪病是错综复杂,不但当地传统存在的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清除,从国外带进来的疾病更是肆掠。我们养猪业的很大分先来自于疾病。所以清除一些病原体在我们养猪健康发展中已是当务之急的事了。像美国已清除了口蹄疫,猪瘟,伪狂犬和血痢。好在国家畜牧业的发展中的五年规划中已有体积类似的内容。我们很多时候是头痛医头,性急乱投医,没有更好从系统上去考虑问题。再加上各种专家和养猪专业人士不同的声音,搞得很多猪场晕头转向。既然欧美在猪病控制方面比较有经验,我们国内同行需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,学习别国的成功经验。我们的猪病控制理念需要与时俱进。像温氏和正大等大公司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他们养猪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    5)养猪合作公司(社):欧洲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。像丹麦和法国的养猪合作公司都极大地推动了他们家庭农场的发展。从育种,饲料,疾病控制,食品加工,政府关系,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,他们都很依赖于合作社的统一而且专业的运作。我国现在各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,但大多处在雏形阶段,仍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我们未来100-300头母猪规模的家庭农场,由于受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,更需要依赖合作社。

    我们养猪行业正在经历结构的巨大转型,规模化集团化将异军突起,对我们的运作猪场水平也提出了新课题。我们各方面养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跟着转型,这样我们的养猪行业才能和国际接轨,建立我们的竞争优势。

    养猪行情变化:

    13年一周期的模式仍在起作用:我们养猪业很困惑的是行情大起大落,很多人认为是规模程度不够,散户太多,养殖量很难预测。但我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在起作用(养猪利润好时,养猪数量增加,然后供过于求,猪价下跌,养猪减少,猪价又开始上升,周而复始),和规模化程度相关性不大。即使在美国,全球养猪规模化最大的国家,养猪行业仍存在周期性,只不过他们是5年一个周期,3年盈利,2年亏钱。美国养猪盈利好的时候也就是15-20美元每头130公斤的肉猪。行情不好时,也可以亏损30美元每头肉猪,养猪在美国不是高利润行业。但中国的问题是猪价变化幅度大,推波助澜的是我国经常流行一些引起大规模死猪的疾病,再加上中小农户养猪数量变动很大(行情好时大幅增加母猪,而行情差时又很快淘汰母猪),这些都加剧了猪价的震动波幅。

    2)目前猪价行情所处的位置:本轮行情从20107月开始上升,20119月到达最高点,到20155月开始亏损,盈利期约是22个月,已经是一轮大行情了。和前一轮大行情很类似。从20076月开始到20093月结束,也是历时22个月。按理说,今年夏天的猪价应比较低,需要经历1年多(最多1年半)的低谷期。也就是到明年下半年猪价才会明显上升。但是于今年1月开始的仔猪流行性腹泻,导致大量仔猪死亡,我们估计1-4月全国大概为此减少10%仔猪,经6个月的饲养期,7-9的上市肉猪也就要减少10%了,所以,今年夏天的猪价仍然保持在盈利期:今年10月开始,猪价可能又要适当回落了,大家要有心理准备。国家统计数据表明,20114月到12月,全国母猪数增加了233万头,增幅是5%。按照我以前的个人判断,在中国母猪数在基准线正负达到5%,猪价就会出现明显反应(上涨或下降)。在美国,只要出现3%的变化,猪价就有明显反应。他们的市场灵敏度比我们高一些。所以,如果今年没有其他外来突发因素(如今夏高热病暴发,明年春季仔猪流行性腹泻再次 大面积流行等),到明年夏天为止,猪价不会太乐观。不过大家也不要太悲观,行情不太可能再回到2009年那么困难了。我饿的理由是(12007年的大行情,引起很多人扩大养猪,包括因金融危机,在城里找不到工作,导致很多农民工回家养猪去了,所以,那时的二元母猪最高可以卖到2500元。真是疯狂啊!即使我那时撰文给大家泼冷水,也起不来多少降温的作用。大家拼命的往里冲,结果是可想而知,一年半后,这些新增加的母猪大幅增加了上市肉猪的数量,2009年的行情之悲惨也就可以预期了。(22010年开始的这波大行情,大家理智了很多。虽然大部分农场都在扩群,但没有2007年那么疯狂。一方面是外面打工赚钱多了,农民工不太愿意再回农场养猪去了。(3)吸取2007年的教训,盲目冲进去养猪的代价是很高的,尤其是现在猪病很复杂,饲料成本又那么高,吓退了不少中小农户再回来养猪。二元母猪的价格也没有那么飞涨了。可以预期,未来一年肉猪供过于求的现象也不会太过分。所以,猪价变动也会平稳一些。

    3)进口猪肉对我们的冲击:往年我们每年的进口量大概在20-30万吨左右。2011年由于猪价太高,影响到CPI快速上升,所以,国家进口了不少猪肉来打压国内的猪价(网上说1-9月就进口了87万吨)。2012年的进口计划是65万吨。我们自己年产猪肉大概是5千万吨,所以官方进口量只占我们产肉量的百分之一点几,看来对我们的猪价影响不会太大。但是世界是平的,现在欧美的猪价远低于我们,目前欧美毛猪价在5元多点人民币1市斤。美国猪胴体的卖价在每斤1美元(相当于6.5元人民币),明显低于我们国内市场。所以,政府可以随时通过进口来调节国内的猪价。我们国内养猪业迫切需要提高我们的养猪水平,靠政府保护国内落后的生产水平总不是长远之计。

    4)我们准对目前行情的对策:正如前文所述,我们养猪行业存在3年一个周期,面对低谷期,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,不能坐以待毙。为此建议A)及时淘汰年老及繁殖性能低下的母猪,空出栏位补充后备母猪,为下一轮行情做好准备。B)减少商品猪存栏量,降低饲养密度,保证生产性能的高水平。C)密切注意防病工作,绝对要防止重大流行性疾病的爆发。D)高度关注料肉比指标,现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,给养猪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,我们管理人员很多时候在重点关注把猪养活,但我们同时要把猪养好,务必管理好料肉比的指标。把综合生产指标提高上去,是我们养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
        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现在外界把养猪投资炒得很热,但我们从业人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,在中国搞养猪,任重而道远。让我们一起参与,见证吧!

    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上一篇:当前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和防控关键技术 下一篇:警惕老病新发又抬头
    企业荣誉 | 营销网络 |  信息反馈 | 联系我们 | 中国兽药真伪查询地址

    东莞市喜牧动物药品有限公司 2002-2025 @ All Rights Reserved  粤ICP备12011057号